聚氨酯添加剂,有效降低发泡过程中的表面张力,防止气孔和塌陷
发布时间:2025/09/17 News 浏览次数:0
各位朋友,各位来宾,大家下午好!
我是今天的主讲人,一名在化工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。今天咱们不谈高深的理论,不讲晦涩的公式,就来聊聊一个看似不起眼,但却在聚氨酯发泡过程中起着“定海神针”作用的添加剂——表面活性剂。
各位肯定见过聚氨酯制品,比如家里的床垫、沙发,汽车座椅,甚至保温材料,可以说,它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。而这些聚氨酯制品,几乎都是通过发泡工艺制成的。想象一下,在一个化学反应釜里,各种原料欢快地反应,产生大量的气体,这些气体就像一个个淘气的小精灵,想要挣脱束缚,形成无数个泡泡。
然而,这些小精灵可不好驾驭。它们就像一群熊孩子,如果不加以管束,就会各自为政,有的肆意膨胀,形成大的气孔;有的则直接破裂,导致塌陷。终,我们得到的聚氨酯产品就会千疮百孔,质量大打折扣。
这时候,我们的“定海神针”——表面活性剂,就要闪亮登场了!
什么是表面活性剂?——“和事佬”的魔法
表面活性剂,顾名思义,就是一种能够改变液体表面张力的物质。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“和事佬”,它一头亲水,一头亲油,能够同时与水和油相亲近。在聚氨酯发泡体系中,它就像一个双面胶,一头抓住水相的泡孔壁,一头抓住油相的聚合物基体,将两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。
这种“牵线搭桥”的作用,使得泡孔壁更加稳定,不易破裂,从而防止气孔和塌陷。同时,它还能降低体系的表面张力,使得气泡更容易均匀分散,形成细腻的泡孔结构,让我们的聚氨酯产品拥有更加优异的性能。
表面活性剂的工作原理——微观世界的舞蹈
表面活性剂的工作原理,其实是在微观世界里的一场精彩的舞蹈。当它加入到聚氨酯发泡体系中时,会自发地吸附在气液界面上,形成一层薄膜。这层薄膜就像一张保护罩,降低了气泡表面的张力,阻止气泡合并和破裂。
此外,表面活性剂还能调节体系的乳化性能,使各种原料更好地混合在一起,形成均匀的乳液。这种均匀的乳液,有利于气泡的均匀分散和稳定,终形成均匀致密的泡孔结构。
聚氨酯发泡中的“黄金搭档”——有机硅表面活性剂
在众多表面活性剂中,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可谓是聚氨酯发泡领域的“黄金搭档”。它具有独特的分子结构,既有有机基团的亲油性,又有硅氧烷的柔韧性和耐候性。
这种独特的结构,赋予了有机硅表面活性剂许多优异的性能:
- 超强的表面活性:能够显著降低体系的表面张力,有利于气泡的形成和稳定。
- 优异的乳化性能:能够促进各种原料的均匀混合,形成稳定的乳液。
- 良好的泡孔稳定作用:能够增强泡孔壁的强度,防止气泡破裂和塌陷。
- 卓越的耐候性和耐化学腐蚀性:能够提高聚氨酯产品的耐久性和稳定性。
常见的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类型
- 超强的表面活性:能够显著降低体系的表面张力,有利于气泡的形成和稳定。
- 优异的乳化性能:能够促进各种原料的均匀混合,形成稳定的乳液。
- 良好的泡孔稳定作用:能够增强泡孔壁的强度,防止气泡破裂和塌陷。
- 卓越的耐候性和耐化学腐蚀性:能够提高聚氨酯产品的耐久性和稳定性。
常见的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类型
类型 | 特点 | 应用 |
---|---|---|
硅油型 | 表面张力低,润滑性好,脱模性好,但泡孔稳定性较差 | 软泡、半硬泡 |
聚醚改性硅油型 | 兼具硅油的优点和聚醚的亲水性,泡孔稳定性好,乳化性好 | 硬泡、高回弹泡 |
封端型聚醚改性硅油型 | 在聚醚链末端引入封端基团,如羟基、氨基等,反应性更强,能够更好地与聚氨酯基体结合,提高泡孔的稳定性 | 模塑泡、自结皮泡 |
特殊结构硅油型 | 具有特殊的分子结构,如星型、梳型等,能够赋予聚氨酯产品特殊的性能,如高阻燃性、高透气性等 | 特种聚氨酯制品,如阻燃泡、透气泡 |
如何选择合适的表面活性剂?——“量体裁衣”的艺术
选择合适的表面活性剂,就像给聚氨酯发泡体系“量体裁衣”,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,包括:
- 聚氨酯的类型:不同类型的聚氨酯,对表面活性剂的要求不同。例如,软泡需要脱模性好的硅油型表面活性剂,而硬泡则需要泡孔稳定性好的聚醚改性硅油型表面活性剂。
- 发泡工艺:不同的发泡工艺,如模塑发泡、连续发泡等,对表面活性剂的要求也不同。
- 原料体系:不同的原料体系,如聚醚多元醇、聚酯多元醇等,与表面活性剂的相容性不同。
- 终产品的性能要求:不同的产品性能要求,如阻燃性、透气性等,需要选择具有相应功能的特殊结构硅油型表面活性剂。
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——“恰到好处”的智慧
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,并非越多越好,而是需要“恰到好处”。添加量过少,可能无法有效降低表面张力,导致气孔和塌陷;添加量过多,则可能影响聚氨酯的物理性能,甚至导致产品表面发粘。
一般来说,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在总配方的0.5%~3%之间。具体添加量,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,并通过实验确定佳值。
实际案例分享
接下来,我给大家分享一个实际案例。某公司生产的聚氨酯保温板,经常出现气孔和塌陷的问题,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,客户投诉不断。经过分析,我们发现是由于表面活性剂选择不当,导致泡孔稳定性不足。
于是,我们建议他们更换了一种聚醚改性硅油型表面活性剂,并优化了添加量。结果,气孔和塌陷的问题迎刃而解,产品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,客户满意度也大大提高。
表面活性剂的发展趋势——“绿色环保”的未来
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,绿色环保型表面活性剂越来越受到重视。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- 生物基表面活性剂:利用可再生资源,如植物油、淀粉等,生产表面活性剂,减少对石油的依赖。
- 低VOCs表面活性剂:减少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,降低对环境的污染。
- 水性表面活性剂:使用水作为溶剂,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,降低毒性和易燃性。
- 多功能表面活性剂:开发具有多种功能的表面活性剂,如同时具有乳化、稳定泡孔、阻燃等功能,简化配方,降低成本。
结语——“化腐朽为神奇”的力量
各位朋友,表面活性剂虽然是一种看似不起眼的添加剂,但它在聚氨酯发泡过程中,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。它就像一位默默奉献的“幕后英雄”,用自己独特的“魔法”,将各种原料巧妙地结合在一起,终“化腐朽为神奇”,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聚氨酯产品,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舒适。
希望今天的分享,能够让大家对聚氨酯表面活性剂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。如果您在聚氨酯发泡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,欢迎随时与我交流。
谢谢大家!
====================联系信息=====================
联系人: 吴经理
手机号码: 18301903156 (微信同号)
联系电话: 021-51691811
公司地址: 上海市宝山区淞兴西路258号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聚氨酯防水涂料催化剂目录
-
NT CAT 680 凝胶型催化剂,是一种环保型金属复合催化剂,不含RoHS所限制的多溴联、多溴二醚、铅、汞、镉等、辛基锡、丁基锡、基锡等九类有机锡化合物,适用于聚氨酯皮革、涂料、胶黏剂以及硅橡胶等。
-
NT CAT C-14 广泛应用于聚氨酯泡沫、弹性体、胶黏剂、密封胶和室温固化有机硅体系;
-
NT CAT C-15 适用于芳香族异氰酸酯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体系,中等催化活性,比A-14活性低;
-
NT CAT C-16 适用于芳香族异氰酸酯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体系,具有延迟作用和一定的耐水解性,组合料储存时间长;
-
NT CAT C-128 适用于聚氨酯双组份快速固化胶黏剂体系,在该系列催化剂中催化活性强,特别适合用于脂肪族异氰酸酯体系;
-
NT CAT C-129 适用于芳香族异氰酸酯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体系,具有很强的延迟效果,与水的稳定性较强;
-
NT CAT C-138 适用于芳香族异氰酸酯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体系,中等催化活性,良好的流动性和耐水解性;
-
NT CAT C-154 适用于脂肪族异氰酸酯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体系,具有延迟作用;
-
NT CAT C-159 适用于芳香族异氰酸酯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体系,可用来替代A-14,添加量为A-14的50-60%;
-
NT CAT MB20 凝胶型催化剂,可用于替代软质块状泡沫、高密度软质泡沫、喷涂泡沫、微孔泡沫以及硬质泡沫体系中的锡金属催化剂,活性比有机锡相对较低;
-
NT CAT T-12 二月桂酸二丁基锡,凝胶型催化剂,适用于聚醚型高密度结构泡沫,还用于聚氨酯涂料、弹性体、胶黏剂、室温固化硅橡胶等;
-
NT CAT T-125 有机锡类强凝胶催化剂,与其他的二丁基锡催化剂相比,T-125催化剂对氨基甲酸酯反应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,而且改善了水解稳定性,适用于硬质聚氨酯喷涂泡沫、模塑泡沫及CASE应用中。
联系:吴经理
手机:183 0190 3156
传真:? 021-5169 1833
地址: 上海市宝山区淞兴西路258号1104室